400-0806-056

科普来了~炫亿时代思科超融合HyperFlex系统简介

一、超融合基础架构
企业的IT基础设施往往是由应用决定,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,完成各类应用程序的快速添加和虚拟机(VM)的灵活部署,就需要持续优化计算、网络和存储等资源之间的关系。由于各种计算“竖井”、网络以及存储设备一般都是单独分开管理,如何构建更为高效统一的基础架构以满足应用需求,这就是超融合架构(HCI:Hyper Converge Infrastructure)诞生的主要原因。
Gartner对超融合的定义:HCI是一种以软件为中心的体系结构,它将计算、存储、网络和虚拟化资源(以及可能的其他技术)紧密集成在标准通用的硬件设备中。相对于传统的IT架构,超融合解决方案具备弹性的横向扩展能力、灵活的虚拟机配置、成本的可预测性、简化的管理与交付、交互操作便利性等诸多优势,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。


二、思科HyperFlex系统简介
思科超融合HyperFlex系统的设计主要基于思科统一计算系统(UCS)平台,利用其针对服务器和网络的基于策略的自动化优势,结合HXDP 分布式存储系统,将计算、网络、存储整合到一个资源可独立扩展和性能一致性的平台上,从而实现超融合。

1、  UCS服务器
作为HyperFlex 系统基础,UCS提供单点连接和硬件管理,它将HX节点集成到统一集群中。集群内可包含刀片服务器和机架服务器,通过任意两个节点间的网络跃点,在实现横向带宽最大化的同时确保低延迟。如果集群需要提供更多计算能力,则可将UCS 服务器配置为仅计算节点添加到集群中,独立扩展集群的计算资源,调整 CPU 密集型刀片机与存储密集型容量节点之间的比率,从而优化系统的计算与存储容量。

2、  HXDP分布式存储软件
HXDP是一个高性能、分布式的文件系统,用于实现软件定义存储。作为运行在每个节点上的控制器,HXDP将同一个集群内的所有SSD和HDD容量整合到一个分布式、多层式、基于对象的数据存储区,在整个集群内均匀地实现数据条带化。通过在整个集群内进行基于策略的数据复制以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,利用不间断的去重和压缩技术优化容量,还能通过内存、缓存以及容量层级中的动态数据布局功能来优化性能。

3、  FI光纤互联交换矩阵
FI交换矩阵用于实现软件定义网络,通过40Gbps和10Gbps的高速连接方式使网络具备高带宽、低延迟以及可扩展性,确保数据在集群内能够安全可靠地进行分布和复制。

4、  HX节点类型
HyperFlex集群至少需要三个同类节点(带磁盘存储),各节点均配备至少一个高性能 SSD 驱动器,用于进行数据缓存和快速确认写入请求。混合节点将SSD驱动器用于缓存层,将HDD用于容量层;全闪存节点将SSD驱动器或NVMe存储用于缓存层,SSD驱动器用于容量层。
HyperFlex的HX节点类型有三种,一是HX220C混合/全闪存节点,该节点最多可以平衡 8 个磁盘容量的驱动器,采用2插槽,单机架单元 (1RU) 封装;二是HX240C混合/全闪存节点,这些节点可以平衡高容量磁盘,采用2插槽2RU封装,非常适合存储密集型应用;三是HX220C Edge节点,该节点主要适合工作于千兆以太网络的三节点集群中。

综上,HyperFlex 能在集群的服务器和存储之间实现可靠的数据分布,减少性能瓶颈的产生;通过UCS配置和管理节点,部署灵活简单;可扩展计算和存储资源,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。